今天,你吃粽子蘸墨吗?
端午奇妙之旅开启
六校联动“粽”磅来袭
不仅有精彩的活动直击
还能品味端午课程套餐
吃粽子记得蘸上这些“墨”
“粽”情端午,“粽”享好味
端午到,假期到!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
为什么端午节能被挑选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呢?
吃粽子!赛龙舟!
还有呢?
关于端午背后的故事,来看看你知多少?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既有迎接炎夏,预防疾病的意义和插艾草、薰香等习俗,又有祭祀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意义和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有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答案
为什么端午节有假期?
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2021年10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发布,2022年端午节:6月3日至5日放假,共3天。
!
▲上下滑动,查看完整答案
原来端午节日的传承也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节日由来打卡完成
那就让我们一起看看
各地学校师生都是怎么欢度端午的吧!
凌波门外,只听得
擂鼓浩浩如强风
呐喊阵阵似惊雷
矫健的身姿、挥舞的船桨
在东湖上演着一场精彩绝伦的表演
今年端午节,武汉大学龙舟队
前往武汉市杜公湖湿地公园参加龙舟比赛
▲武汉大学龙舟队水上训练▲
除了精彩纷呈的龙舟赛
怎么能少得了端午的主角——粽子
端午安康,好运接“粽”而至!
食粽挂艾,有棱有角,甜咸软糯
复旦大学为童鞋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粽子
鲜肉粽、蜜枣粽、豆沙粽、蛋黄肉粽
你最“粽”意哪一款?
新丝缠角黍,又至重五日
甜粽子and咸粽子
不同口味的美味哪个是你的爱呢?
只会吃还不够,你会包粽子吗?
别着急,河南大学为你送上超详细攻略
折粽叶、放糯米、加辅料、裹紧绑绳......
手把手教程,赶紧试试吧!
华中农业大学
糯米+粽叶 恒等于 粽子?
nonono
用知识丰富餐桌
华中农业大学大神团队来变魔术啦!
5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和团队
结合自己选育的“双水双绿”黑米品种
组织师生开展了一场
主题为“粽享端午”的黑米美食品鉴
与端午花艺沙龙活动
▲黑米麻团 黑米粑
黑米、粽叶和它们的伙伴大变身
黑米粽子、黑米糕、黑米春卷、黑米面窝......
这些美食在菖蒲、艾草、玉簪等
端午时令花草的映衬下
更加活色生香
▲双色珍珠丸子
6月3日,中南大学在问渠长廊举行
“诗韵端午·共品粽香”端午节特别活动
《橘颂》吟唱、《离骚》曼舞等节目
拂拭沐兰汤、剪纸祛五毒等民俗体验
师生们同包粽子,共品粽香
在交流中传承中华文化
在动手中感悟劳动光荣
孩子也想划龙舟(っ °Д °;)っ
悄悄告诉你~龙舟玩法也可以上岸喔
厦门大学校园里
“我们的节日·端午”系列民俗体验活动正火热进行
五彩凝成绳,艾叶变身香囊
旱地赛龙舟以脚为桨,角逐激烈
两根劲草也开启“拉锯战”
开弓射箭将“五毒”祛除
为家人朋友祈愿安康
不想节日过的太平淡?
别急,让我们为你和粽子加点“墨”
每逢端午,倍儿想划龙舟?
别再只能空想啦
官方教程来咯
快来武汉大学选择这门课程
一个学期,包教包会~
从此,驾驭龙舟不再是梦
龙舟运动
授课教师:李海冰 覃寅寅
《龙舟运动》是同学们最喜爱的课程之一,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情趣和挑战并存,掌握龙舟的发展习俗和划龙舟基本技能都不在话下。课堂上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团队合作中践行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不少同学表示,“这是我上过的最专业的,内容丰富,趣味恒生的课程,没有之一。”
今年的第三学期,龙舟课堂由武汉大学龙舟队主教练李海冰教授和另一位教练覃寅寅副教授共同承担,不仅会在课堂上分享龙舟队勇夺金牌的征战故事,还会介绍桨板、皮划艇等水上运动项目,期待满满!
说起来划龙舟
往往让人联想到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
在这门课程里
我们一起走进风云激荡的战国时代
发现更加真实的屈原
端午时节话屈原
授课教师:杨雨
▲点击图片,跳转课程视频
说起屈原,人们首先会想到端午节。在大文豪苏轼眼中,他的文采与屈原相比“不能及屈子之万一”,而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等文学大家也都对屈原评价极高,他甚至成了中国文人的象征,为什么屈原在大家的心目中会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呢?
屈原二十多岁就官拜副相,但光明磊落的他在官场上却受尽了排挤和打击,即使如此,屈原的心中却始终只装着一个楚国,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门课程,带你走进屈子的世界。
华夏文明传承千年,节日礼仪还有啥?
别担心,超详细民俗文化指南来啦!
在它的引导下
一起向着民俗文化世界进发!
民俗文化鉴赏
授课教师:阙祥才 萧洪恩 余晓燕 游志麒
▲点击图片,跳转课程视频
本课程强调从生命体验的角度进入民俗文化世界,以欣赏、挖掘、品味为基本诉求,以同学们的实际参与——发现、理解、鉴赏家乡民俗为基本形式,实现对民俗文化现象的解读、理解,认识民俗文化主体的丰富生命及民俗文化本身的生命特征,借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从而加深理解中国文化的境界。
民俗是基于民众的存在性而形成的生生不息之文化现象,认识民俗自然得首先认识人。我们的民俗文化鉴赏,从本质上即是认识伟大的民众。而认识人,从本质上说即要认识人的本质。
只过端午节还不够?
跟随这门课程,让我们一起
走进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中国节
领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悟时间里的中国智慧
中国节日文化
授课教师:彭恒礼
《中国节日文化》以中国五十六个民族节日文化发展为主线,串联起近二千年的华夏文明发展史。课程最大特色是知识传授与身体实践相结合,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除了解古代节日文化知识、熟悉和掌握背后蕴藏的科学和人文道理以外,还以亲身实践的方式参与其中。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指导学生结合正在经历的节日,将课堂“搬”至户外,开展各种应节体验。尤其是那些在华夏文明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今濒临失传的节日传统,如上巳踏青、寒食插柳戴柳、清明祭先贤、立夏称体重、中秋拜月等。一方面揭示节日文化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另一方面身体力行,做中华优秀文化的实践者和继承者,体悟传统节日中的哲思与美好。
果然古人诚不我欺
领略完传统节日的魅力
不妨再多看看其他大家的风采
这堂课里
还有更多的前人带领我们
品国学经典,养浩然正气
宋词导读
授课教师:赵惠俊
回归文本,经典新读,这是一门有深度的通识课。苏轼、辛弃疾、柳永、周邦彦……通过精选经典篇目、讲授词体知识、介绍词人生平、逐字逐句分析,赵惠俊结合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引导大学生重新思考、理解从小便耳熟能详的作品背后的深意,提升学术思辨能力。
体悟词心,关照当下,这更是一门有温度的人文课。从古老词作中的人情美好、家国情怀,到现实世界的个人成长、时代变迁,娓娓道来之间,他向同学们不仅传递古典文学知识,更有深切的人文关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导。
绵绵夏意,粽叶飘香
赛龙舟、吃粽子、品味课程
共贺佳日,传递安康美满
这个端午,和你一起蘸“墨”吃!
小 彩 蛋
·推荐阅读·
教育部名单公布,武大上榜!
64门课满绩girl,自定义!
期末的端午没有粽子?🤺退🤺退!
● 期末的端午没有粽子?🤺退🤺退🤺退!
● 国家奖学金优秀代表,周章娴!
● 武大团队Nature发文!揭晓新型三萜类天然产物合成机制!
● 武汉大学校徽升级,等你来选!
● 小王同学,毕业快乐!
● G1720,17:25,全珈人等你!
内容、图片来源: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厦门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河南大学 中南大学
策划:张函萁(高等教育出版社)
视频:李海冰
图片:张磊
文案/编辑:韩袁紫阳
责编:韩袁紫阳
审核:邢知博
投稿邮箱:whu_luojiahao@163.com
点个“赞”,再点个“在看”,端午安康